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22 08:51: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表格理解材料分析比较的能力。 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由此表格主要反映的三大改造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由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A是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为主体时期;C文革时期,当时公有制占据了绝对的地位;D改革开放初期,与材料信息中的公私合营等内容不符。故选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表反映了?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D.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典型的数据表格解读题,从题中可知,1984年以来,“国家投资”、“国内贷款”这两个计划性较强的数据基本呈下降趋势,“利用外资”、“自筹及其他”这两个市场导向极强的数据基本呈上升趋势,也即表格中数据主要反映了C项。A项主要是从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来;B项主要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D项是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一格局,这三项在本题材料中都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材料(1)(2)可以看做是上海工业化一瞥,(3)可以作为红色的摇篮,(4)可以作为改革开放的上海的材料,因此ABD三个选项只是反映了部分材料的内容。现代化也叫近代化,以生产的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以下为沿海开放区的有(  )
A.海南
B.深圳
C.长江三角洲
D.上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深圳和海南属于经济特区,上海属于沿海开放城市,只有长江三角洲是沿海开放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美国学者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比较吻合的是
A.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D.乡镇企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人民公社运动时期,实行集体劳动,吃大锅饭,实现了“一大二公”的特点,所以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 出来。故选B。A项合作社并不是全部公有,吃公共食堂;C项是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措施;D项是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改革的内容。
考点:人民公社化运动
点评:解题时注意分析是如何把妇女从家务劳动中 出来的。由于兴办了“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妇女出来,而这些指令性的东西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建立起来的。党在十年探索中所犯错误的两个核心问题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规模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这两个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中国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曲折。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