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5-22 07:31: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欧洲国家参加的政治军事集团
B.都是战胜国组织的政治军事集团
C.都是由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D.都是发达国家参加的政治军事集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美国控制,华沙条约组织由苏联控制,美苏两国展开激烈的竞争。美国、加拿大非欧洲国家;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是战败国;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只有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94年4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去世了。其墓志铭上写着:“历史给予的最高荣誉是和平缔造者的称号。”这种评价的依据是什么?这种评价是否恰当?


参考答案:(1)依据:发表中美上海公报,改善中美关系;大量削减亚太地区驻军;为结束越南战争起到重要作用;同苏联强调谈判代替对抗,对苏联政策以退缩为主要特征。(2)评价不恰当:尼克松在位时期,为中美、美苏关系的缓和做出了贡献,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但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政治代表,并不是真正的和平的代表者①尼克松作为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代表者,是霸权主义的推行者和执行者,全球战略的变化也是符合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②改善中美关系,是由于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美国不能无视中国,但也没有放弃阻挠中国的统一的政策③削弱亚太驻军,是由于侵越失败,国力削弱,为确保战略重点欧洲④对苏联政策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军事势力被苏联赶上⑤尼克松时,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升级,北约、华约对峙依然存在,仍然威胁着世界的安全。


本题解析:首先抓住尼克松所做的事件,然后展开论述;在论述中注意运用阶级分析法这一史学理论,从而达到论从史出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


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
B.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
C.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战争与和平
B.民主与科学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法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邓小平认为战争的危险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制约世界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从而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摘自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维护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
(2)站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反对任何霸权。
(3)我们深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侵略之痛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