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5-22 07:28: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反映哪一环节(?)

年 代
科技发明(件)
中 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
A.问题形成? B.史料整理? C.史料收集?D.历史解释



2、判断题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到:从1640年到1840年,西方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转辗沟壑的小农、高谈性心理义的士人。当时的中国社会出现的现象不包括(  )
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工业兴起 ④中外文化有所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3、判断题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重农抑 商”和“海禁”政策的推行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4、判断题  从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我们得到的共同启示是
[? ]
A、尊重市场调节
B、重视引进先进技术
C、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
D、不能过分依赖外国



5、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 (  )
A.清政府和外国商人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
B.此条铁路的修筑是中国交通近代化的开端
C.清政府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
D.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铁路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