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7:28:38
1、判断题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反映哪一环节(?)
年 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 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数 | 百分比 | 件数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到:从1640年到1840年,西方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转辗沟壑的小农、高谈性心理义的士人。当时的中国社会出现的现象不包括( )
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工业兴起 ④中外文化有所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前,西方已经开展工业革命,中国却依然处于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兴起,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选 D 项。①③则是出现在材料所说时间段内。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推行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程度型选择题,先要弄清楚题中所指的现象是什么,再去找原因。本题可以理解为明清尽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B项是主要原因,C、D两项都是近代史的范畴与时间要求不符,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我们得到的共同启示是
[? ]
A、尊重市场调节
B、重视引进先进技术
C、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
D、不能过分依赖外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 ( )
A.清政府和外国商人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
B.此条铁路的修筑是中国交通近代化的开端
C.清政府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
D.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铁路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理解问题的能力。A项材料中没体现,B和D项说法错误,因此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