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7:15:49
1、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2、判断题 ? 阅读材料:
? 材料一
? 材料二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的目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中国是其中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一和材料二两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中国素有“自行车大国”之称,自行车作为人的主要代步工具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广泛流行。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有人认为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弊大于利,也有人认为它利大于弊。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4、判断题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
A.建立4 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5、判断题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