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7:11:03
1、选择题 下列观点不符合儒家学派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克己复礼”
D.“法不阿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是法家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春秋决狱比》中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拿棍子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官府认为儿子犯了殴打父亲的重罪,要按律处死。但董仲舒根据孔子的观点,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所以应免罪。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孝治天下、儒家独尊
B.原心定罪、以礼入法
C.德主刑辅、以人为本
D.纲常为主、刑法为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董仲舒根据孔子的观点,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所以应免罪。这体现了他以动机作为判案的依据、这叫原心定罪;以父子关系否定法律,体现伦理纲常为主、以刑法为辅的断案思想,当然也将仁爱、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在断案中。故B、C、D正确;孝治天下虽是西汉治国理念,但儒家独尊无法体现。所以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观点和 《春秋决狱比》中的典型案例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系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这是在汉代,当时的选官制度主要是皇帝征召和察举制,所以 ②不符合题意;其中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又不符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黄宗羲认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有三大问题: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农民种粮食却要转卖为货币交税,并受商人盘剥;历代税赋改革,都不断加重农民负担。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黄宗羲认为不合理的赋税制度加重农民负担
B.黄宗羲借此反对君主专制,渴求民主与法治
C.黄宗羲力主废除土地私有制,恢复均田制
D.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统一征税”“……商人盘剥”“……加重农民负担”可知黄宗羲认为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是不合理的,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 )
①韩非子 ②秦始皇 ③黄宗羲
④康有为 ⑤孙中山 ⑥毛泽东
A.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②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早从理论上提出的是韩非子;最早从理论上否定的是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最早在实践上开创的是秦始皇;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故A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