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7:04:15
1、判断题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自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二
参考答案:(1)民族之间差异很大,且民风强悍,难以文治;柔然经常南下进犯;洛阳经济文化发达,迁都洛阳有利于政治统治。目的:学习先进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更好地推进改革,维护统治。
(2)“燔诗书而明法令”,(或毁灭儒家书籍)加强思想统一;“移风易俗”(或穿汉服,行汉礼等),加快封建化进程(或促进民族大融合)。
(3)以推进土地制度(或生产资料)改革为重点;难点是与旧势力的斗争;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改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对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政治体制落后?
B.民族问题突出?
C.阶级矛盾尖锐?
D.汉族文化被彻底抛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观目的是
A.恢复北方经济
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
C.改革鲜卑旧俗
D.巩固鲜卑贵族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是要抓住“主观目的”四个字,统治者在实施每一种政策时是先要考虑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孝文帝改革是在各种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主观目的是巩固统治。A项恢复北方经济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B项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与C项改革鲜卑旧俗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故此题选D项
考点:孝文帝改革的主观目的
点评: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