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9-05-22 07:04: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
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C.鲜卑贵族对平民的压迫,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汉族人对外来民族的影响颇为深远,影响到他们选择由他们统治的王朝的名称。在拓跋族选择魏作为他的帝国名称时,他们同样也按照其他的野蛮民族建立王国时借用中国帝国的名称来给自己的王朝命名。并且,从魏国建立时,北魏统治者们就开始把汉族的贵族们作为他们的顾问。他们开始种田定居生活,并且建立中国式的官僚机构来管理他们占有的领土,这仅仅只是他们大规模汉化的前奏。
这些事情是在没有计划下发生的,但是在公元471年,在孝文帝控制王权时,北魏开始有计划地实行汉化政策;在宫廷中使用汉语,拓跋贵族的服饰汉化,采用汉人的风俗习惯,使用汉族人的姓氏。他也鼓励拓跋贵族与汉族人通婚。为增加汉人对拓跋贵族的尊敬,孝文帝颁布政令,允许拓跋族人与汉族贵族为同等地位。孝文帝最大的汉化措施是迁都,他把都城从北部迁到中国的中心城市洛阳。他重建了在公元311年被匈奴族劫掠并抛弃的都城洛阳,在公元493年和494年,他把宫廷迁到洛阳。

——《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


(1)材料反映了拓跋氏政权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有何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反映的汉化措施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汉化(或向汉族统治模式转化)。规律: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先进文化总是会征服落后文化)
(2)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支持,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不包括?
[? ]
A.基层政权组织?
B.赋税制度?
C.民族政策?
D.按人口分配土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后人们服饰的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姓氏改革
B.学说汉话
C.改穿汉服
D.改行汉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