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一)

时间:2019-05-22 06:26: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反映我国1953—1985年出现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其经济背景分别是?(?)

A.纠正“大跃进”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B.实行“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加入世贸组织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2、判断题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而董仲舒则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一变化说明了(?)
A.“天人合一”思想深入人心
B.先秦儒学存在重大理论缺陷
C.汉代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D.儒学发展适应了统治者需要



3、判断题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而打击诸侯势力
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4、判断题  下列最能体现明清时期带有向近代文明演进趋向的经济现象是(?)
A.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商业继续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D.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5、判断题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鸦片战争后
D.解放战争后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