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九)

时间:2019-03-16 09:36: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有人者(古之人君)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自其自由平等以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中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
——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包括
①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②伸张个性,追求自由
③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④遵从理性,反对权威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重视道德和知识的,而②④只是苏格拉底的主张,孔子没有涉及,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与苏格拉底·两人的共同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
B.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
C.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
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法家对中国历史的负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这种在秦统一中国时期起过积极作用的思想和制度,越往后负面作用越明显。以下各项,符合此观点的是法家
A.认为世道必进,推崇变革
B.主张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提倡法治,反对贵族特权
D.主张君主至上,以严刑治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家思想。依据所学,法家主张实行中央集权,提倡法治及历史使向前发展的,这对中国历史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但其所主张的君主至上、严刑峻法为君主专制的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后世的消极影响深远。所以应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诸子思想·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