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3-16 09:13: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近两年,油价上涨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成品油价格再次调整答记者问时指出, “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这表明
A.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B.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C.社会制度的异同日益阻碍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
D.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结合所学,我国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ABC三项在题干中都没有得到体现。
点评: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形成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C.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D.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主要表现在
A.传统的自然经济迅速消失
B.新兴的民族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C.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D.多元并存的经济结构逐渐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自然经济虽然在近代逐步解体,但是在广大农村仍然占主要地位;B 不对,民族工业在近代虽然发展,但是异常艰难曲折;C不对,随着中国迈出近代工业化的步伐,工业的地位得到上升;近代以来在传统自然经济之外,还出现了近代工商业,因此选D。
点评: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3分)
服饰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材料一 ?中国明代服饰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使得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不强调个性。因而具有内在、内向、内涵、内倾的共同特点。“谦谦君子”成为着装的风范。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服装为崇尚人体美服务,服装的作用在于充分显示人体的美感,显示男女性的特征。服装理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显示了外倾、外显、外向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服装突出个性、显示个性。
——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
材料二?早在1852年匈牙利政治家弗朗西斯·帕尔斯在美国游历时,曾这样感叹,人们的服装毫无个性,表现不出不同的社会等级,而在东欧,外国人立刻可以从不同的衣着看出各种不同的职业和习惯。美国的“衣着民主”是其服饰上的一大特点,20世纪的美国人可能是穿着最讲究,穿着最相似的工业民族,缝纫机的大量使用以及生产的批量化:是造成这一特色的物质原因。
——《世界全史百卷本·世界近现代后期生活习俗史》
材料三?中山装的设计、制作和推广也是辛亥革命的一件大事情。关于中山装设计的特殊含义,前襟四个口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前襟五个扣子——五权分立。
请阅读材料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明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所体现的不同文化内涵。(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衣着民主”的原因。(3分)
(3)材料三中山装的设计理念体现出孙中山哪些治国理念?(2分)其设计理念又折射出什么历史现象。(2分)


参考答案:(13分)
(1)中国明代服饰体现的是儒家文化,重视人的道德规范和修养;(3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服饰体现的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重视人性解放和个性发展。(3分)
(2)美国是由移民建立起来的新国家,没有社会等级传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影响;工业革命,生产技术的提高,服装生产批量化。(3分,任答二点即可)z((
(3)治国理念:德治、民主平等、分权与制衡。(2分,答出两点即可)历史现象:自身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融与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条件的是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 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
③合理调整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国民经济形势的基本好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民政府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③合理调整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④国民经济形势的基本好转有利于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因此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