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9:13:52
1、判断题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的核心观点认为外交关系不以意识形态为转移。新中国建立之初,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立,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所以①不能体现材料反映的思想,排除含①的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膨胀的根源是(? )
A.土地兼并
B.土地私有
C.国家授田
D.豪强地主力量壮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土地兼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膨胀的主要原因,而土地私有是其根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国家廉价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三: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影响?
(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三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特点:世界经济联系密切,逐渐走向全球化。(2分)
根源: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2分)
(2)影响: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借此机遇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加入到世界经济的循环中去,以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4分)
(3)加入世贸组织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加入;但是,我们要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经济独立,所以要坚持原则。(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盘庚迁殷”的说法依据的是《史记》的内容,而最近的考古发掘显示:殷墟甲骨的最早年代却是在盘庚之后隔了两王的武丁时期,该地宫殿遗址、墓葬发现的最早年代也是武丁时期。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现在的殷墟有可能不是盘庚迁都之地
B.盘庚时代生产力落后,没有文化依存
C.盘庚迁都是假的,不存在此事
D.殷墟已经表明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属于谁统治并不重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是
①规定中国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②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在中国首次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④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