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3-16 09:09: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列四幅有关国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分析比较,然后回答问题:

秦朝                                雅典

(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1)秦朝与雅典政治体制有何显著区别? 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对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美国政治体制是近代西方典型的代议体制,这种政治体制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从图中可以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起着什么作用?(2分)
(4)从西方、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5)寒假里某学校想组织学生们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古今中外不同的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演变过程,请你拟定一个探究题目。并提供两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2分)


参考答案:(1)秦朝实行君主专制。雅典则是民主政治(1分)。影响: 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雅典的民主运作方式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分)。
(2)《1787年宪法》(1分);分权与制衡(1分)。
(3)1954年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或: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1分);是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最基本特色;是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1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
(4)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的民主形式可以根据国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2分,任答两点即可)
(5)题目要求:切题,体现探究性,有探究价值,如:东西方政治制度初探等(1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等(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外历史上的政治制度,(1)考查的是中外的古代的民主政治,中国政治的典型特点是专制,雅典是民主政治,然后根据所学答出两种政治制度的作用即可。(2)美国的政治制度的基础是1787年宪法,充分体现的是权力的制约和平衡。(3)考查中国建国后的民主政治,在1954年宪法中确立的是三大政治制度,然后答出其意义即可。(4)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对于两种制度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制度的确定和国情有一定的关系,言之合理即可。(5)属于历史研究范畴的试题,探究历史可以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和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学生可以自己答出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的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
——黑格尔                                                                                                                                                             
材料二 “我们的宪法不抄袭邻国的宪法。我们不模仿别人,相反,却是别人的典范。我们的政府为大多数人而不为少数人谋利,这就是它被称为民主政体的原因。法律方面,所有个别情况不同的人都得到同样的公平对待。至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在公众生活中获得擢升的人均具真才实学而非徒负虚名。有才干的人不容受其所属阶级影响;贫穷亦不至阻挡其前进道路。能为国家服务的人不因出身低微而受困阻。”
——伯里克利
材料三 古代西方绝大多数卓越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戏剧家、演说家、政治家、艺术家,要么是雅典人,要么是长期生活在雅典的人。
材料四   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
——哈蒙德《希腊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黑格尔所说的“家园之感”?并说明古希腊独特的国家形态及其基本特征?(5分)
(2)材料二中,伯里克利自豪言语的依据是什么?充分体现其依据的主要机构有哪些?(5分)
(3)出现材料三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四反映了雅典民主制怎样的局限性?(4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家园之感: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国家形态:城邦(1分)基本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2分)
(2)依据: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制高度繁荣。(2分)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3分)
(3)原因:雅典民主制,形成相对开放自由的氛围,促进了文化广泛深入的发展。(2分)局限性:雅典的民主制是成年男性公民有限的民主。(2分)
(4)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征是权力的高度集中,皇权至上和中央集权;古代雅典民主制则主要体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题黑格尔所说的“家园之感”可以从古代希腊文明的历史影响这个角度作答。古希腊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蓝本。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希腊独特的国家形态是城邦,其特征可从城邦的概念分析出小国寡民,结合所学知识各城邦从建立之初就十分珍视独立自治。
第(2)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改革使得雅典的民主达到顶峰时期、黄金时代所以才有材料二豪言壮语。第二问结合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可知能充分体现民主的政治机构公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陪审法庭(由民众组成,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
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雅典文化的繁荣,这主要得益于雅典的民主政治,重视公民的素养培养,也形成宽松氛围,促进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发展繁荣。第二问依据材料四“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可知雅典的民主就其范围而言,仅仅是城邦里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奴隶、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都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第(4)题只需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两种政治制度的特点即可,难度较低。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个部分,所以主要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中央集权;雅典的民主政治特征从其公民直接参与政权可以分析出是人民主权的特点,从抽签选举可以分析出轮番而治的特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古代希腊·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利益和地位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三幅图所体现的是雅典思想文化上的成就,这也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从雅典民主所处的时代来说,雅典民主制的真正缺陷是
A.把外邦人、奴隶等排除在外
B.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运作
C.小国寡民,狭隘的城邦体制
D.仅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的关键是“雅典民主所处的时代”。现代的民主制是代议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如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因此选择B。ACD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局限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当时有人抱怨说,罗马帝国的“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罗马帝国形成了(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罗马帝国”、“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罗马法律相关内容——万民法。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C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B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不正确;D项不属于具体的法律,只是法律精神,法律理念,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律·万民法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