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8:39:21
1、选择题 下列历史典故与历史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
①鸡鸣狗盗 ②请君入瓮 ③风声鹤唳 ④程门立雪
A.春秋战国—唐朝—魏晋南北朝—宋朝
B.春秋战国—明朝—五代—宋朝
C.汉朝—唐朝—魏晋南北朝—明朝
D.汉朝—明朝—五代—宋朝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宗《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代 | 宋代 | 明代 |
51人 | 267人 | 36000人 |
3、判断题 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源出于黄宗羲
4、选择题 下列对“经世致用”理解错误的是 ( )
A.学习应求务实
B.重视实际学问,参加社会实践
C.读书人不能脱离现实
D.要求民主共和
5、简答题 材料一 《管子?君臣下》认为,人类最初由于无“君臣上下之别”,造成了“以力相征”的乱局。在相互争斗中,“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发之德,而民师之”。
材料二 在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制度、每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这个社会运动的条件和同它们有联系的条件出发。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运用材料二的方法,谈谈对材料一的认识。(注:表明观点,说明理由,从经济、思想、社会三方面进行分析)(1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