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罗斯福新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时间:2019-03-16 08:04: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下列说法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是
[? ]
A.节俭对于个人是一种美德,但对于社会却是种恶行
B.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
C.以大地产为代价,增加中小农数量
D.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采取奖励农民压缩产量的办法,其主要目的是?
A.稳定农产品价格
B.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刺激农产品消费
D.刺激农产品出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罗斯福新政是为解决严重的经济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调整农产品产量也是其中的内容,农产品产量减少可提高和稳定农产品价格。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惟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
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股权分散化的趋势。
二战结束后逐渐加强,这种现象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思想。(1分)
(2)据材料二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1分)二战后,发达国家采取哪些主要方式完成了这种转变?(3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及作用。(3分)同时期资本主义还出现了哪些新变化?(2分)请分别进行简要评价。(4分)


参考答案:(1)经济思想:自由竞争或自由放任。(1分)(2)转变:由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1分)
主要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来调节社会生产。(3分)
(3)含义:股票呈现分散化趋势,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2分)
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吸收了大量资金,适应了资本社会化趋向。(1分)
新变化:“经营者革命”和福利国家的出现。(2分)
评价:“经营者革命”是指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权下降,而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1分)经营者革命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的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
福利国家是指二战后以英国代表为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人再分配的一种形式。(1分)福利国家反映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趋势,种类多,覆盖面广,以立法和制度作保证,保障了低收人阶层的生活和公民的社会权利,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消费,但也造成了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出现财政赤字,人们工作积极性降低。(1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是胡佛政府所推行的经济理论,?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所以无需政府干预
(2)政府胡佛政府时期的自由放任政策转变为罗斯福新政时期采取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把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写进去。
(3)第二次大战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30年代经济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纷纷接受凯恩斯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而人民资本主义是其中的一种,还有就是经营者革命和福利国家的出现。这些调整使得发达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具体的评价可从积极和消极方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二战后西方国家注重经济模式的创新,强调“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该经济模式的特点是
A.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信息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实际强调的是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对苏联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肆鼓吹,以为苏联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以上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言论共同体现了
A.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景表示担忧
B.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度赞扬
C.世界大战背景下对民主制度的绝望
D.经济危机背景下对自由市场的质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对苏联同情之美感,……有组织的”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度赞扬,“左倾的也好,……的末日到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景表示担忧,结合材料所述时间可以看出D最符合题意。而C则不符合题目所述的时间,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