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罗斯福新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三)

时间:2019-03-16 08:04: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人民资本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趋向是
A.资本社会化
B.人民民主化
C.国家福利化
D.企业国有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胡佛说:“我们没有达到目标。但是,只要给我们机会,我们会继续执行过去八年的政策。”这里“过去八年的政策”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解决经济大危机的政策
D.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危机与新政?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弥漫着一片对西方文明的悲观情绪,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末日。新政的成果使罗斯福总统的声望与日俱增。有人认为“是罗斯福总统的个人魅力的极大地意志力挽救了美国。”
问题:(12分)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4分)
(2)你是否同意“罗斯福总统的个人魅力挽救美国”的观点?请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12分)
(1)特点:采用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手段;(2分)
实质: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分)
(2)不同意。(1分)首先新政的实施主要是依赖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例如政府出资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以工代赈、建立养老金制度等措施都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支持;(2分)其次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也为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2分)新政的措施中除了经济调控外,还加大了社会保障力度,实行失业救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化解危机的作用。(1分)加上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的镇静态度和实行新政的坚定的信念增强了国人战胜危机信心。(1分)可见上述观点片面夸大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应该看到新政的成效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分)
(如考生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成理也可给分,但最多不得超过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33年,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二十万头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对罗斯福新政中这一做法理解错误的是
A.通过人为的限产和毁坏来实现农产品供需的平衡
B.能有效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
C.对生产力和社会财富造成极大的浪费
D.有利于农产品价格回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二十万头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这一措施,能起到以下作用A.通过人为的限产和毁坏来实现农产品供需的平衡,C.对生产力和社会财富造成极大的浪费,D.有利于农产品价格回升。但是B.能有效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他解决的不是消费不足,而是生产过剩的问题。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及评价:①直接影响: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②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③历史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被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美国此番华尔街金融风暴,让许多人联想到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 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 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材料四 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这些措施,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来提高我国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材料五 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最全面的经济改革。除了包括延长一些住房贷款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内的总值600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外,奥巴马还打算将税赋负担移转到高收入者,改变已实行20多年的管制松绑政策方向,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并且重新检视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政策。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奥巴马很可能成为美国有史以来任期内预算赤字最高的总统。分析师预测,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可能增加两倍,至1万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今天的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共同特点。(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四、五,分析说明历史上罗斯福总统、现任奥巴马总统以及中国的温家宝总理在面对严峻形势时所采取措施的共同点。(6分)


参考答案:
(1)都是从华尔街股市下跌开始的;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困难,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一些企业和银行破产或倒闭等。 (6分)
(2)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采取赤字政策),刺激社会需求。(6分)
(3)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增加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宏观调控)。(6分,任答三点即可,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 两场金融风暴的共同特点要从开始的地点、对美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方面来思考,首先,开始的地点都是从美国华尔街股市下跌开始的;对美国经济来说导致一些企业和银行破产或倒闭等;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加速,这种影响扩展到全世界,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困难,造成不利影响。
(2)分析“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也即分析罗斯福新政中有关金融领域的正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包括: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采取赤字政策),刺激社会需求。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都是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经济的干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恢复了美国的金融秩序,稳定了信心,有利于经济的快速恢复。
(3)从材料内容来看,首先三位领导人在面对严峻经济形势时都不是自由放任,而是加强国家的经济职能,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即宏观调控;从具体措施上来看,都增加了政府的开支,如(罗斯福新政时期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兴建公共工程,中国温家宝政府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以扩大内需,奥巴马政府制定了600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都积极实行救济,关注本国的民生,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