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3-16 07:32: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孔子和墨子虽然代表不同的思想派别,但是他们思想也有共通之处,下列表述中属于两人思想共同点的是                                                             
A.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B.实行仁政来回复人的善性
C.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D.主张以绝对权威震慑臣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孔子和墨子分别代表儒家、墨家,B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C是道家的“无为”主张,D是法家的主张,BCD排除;孔子主张“仁爱”、墨子主张“兼爱”,都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A符合题意。
考点:孔子、墨子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及图片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西汉儒学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①项“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①。根据图片信息,结合西汉儒学的发展状况,不难知道,②③④三项的表述符合史实,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西汉重视儒学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中,不包括
A.主张工商皆本
B.主张学以致用
C.主张追求人性
D.主张君主立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A.主张工商皆本、B.主张学以致用 、C.主张追求人性均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而主张君主立宪则是直到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才有的政治思想观念,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6分)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三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8分)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的文化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2分)
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2分,任答2点即可)
(2)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4分)
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4分)
(3)文化特征: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2分)
说明:宋词繁荣,风俗画流行、话本、瓦子等。(2分,任答2点即可)


本题解析:(1)本题包括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后一个问主要考察学生知识的记忆和迁移能力。对于前一个问题,可以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进行解答;如材料中的“科技史料”,“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等可以归纳出答案。对于后一个问题主要针对材料中的“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这句话中的“应用科学”,就需要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即宋代的科学技术为四大发明中的三个发明,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的两个小问题中前一个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概括能;后一个问题考察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对于前一个问题的解析请依据第(1)题的前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对于本题的第二个问题则需要联系所学内容,即“理学”产生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的;积极上材料中已经给予了答案,即“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这句话,消极上主要是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等方面回答。
(3)本题蛀牙考察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对已前一个小问,解题方法可以根据第(1)的第一个问来解答,即材料中的“通俗艺术”“平民趣味”等语句可以得出答案;对于第二个小问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即对宋代的的文学艺术成就的考察,如出现宋词,瓦子等演艺机构,宋话本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的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发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宋明理学·影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的古代艺术·戏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宋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
材料一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庙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