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3-16 07:32: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



2、综合题   (26分)自去年以来,习近平就提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
“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一《礼记‘哀公问》
“人而不仁。如礼何?”
“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在伦理方面的内涵。并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8分)
材料二   传统的儒家政治,并非一无可取,在几千年与王权又联合有斗争的历史实践之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智慧:道统与政统的双重权威、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民间的清议传统、文官考试与御史制度等等,这些政治智慧与制度实践以民意为依归、以天理为最高价值,以儒家士大夫为社会中坚力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独霸天下,使得中国政治在若干朝代和历史时期之中保持了清明、理性与有序,使得古老的中华帝国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文化多元的土地上,持续了二千多年的文明历史:
——许纪霖《儒家孤魂,肉身何在?》
(2)结合汉代和宋代的有关史实,说明“传统的儒家政治”是怎样“与王权又联合有斗争”的?(8分)
材料三   钱穆一直很推崇古代士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风范,并在《国史大纲》中屡次推重宋代士大夫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教?’精神。而牟宗三、唐君毅等现代新儒家后来提出了“内在超越”的观点,认为士有—种脱离世俗的思想超越}生。而“内在超越”的说法更因余英时提倡而广为人知。
——朱儡“国学热”的冷思考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传统儒学中的“精华”的现实意义。(10分)



3、选择题  下列选项属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B.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4、选择题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君主专制  ③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选择题  2011年是王夫之诞辰392周年。与黄宗羲、顾炎武相比,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王夫之思想特点的是(  )
A.“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经世致用”
D.“天地之化日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