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21:47:21
1、判断题 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断代史的划分,从一开始就有以政权存亡为外部框架的取意。这种取向,从中国古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很长时间中,在中国学者中自然流行。……(其)相对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国家政治和国家制定的各类制度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发展日益转入对地方社会特定人群的信仰、话语、生活状况和宗教、家族等……的考察,社会学的方法论色彩在这种研究中的重要性凸显。……(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20世纪最初20年间提出了所谓“宋代近世说”和“中国文化漂移论”。……他是要说明:中国的“近世”,早就发生,如同一个生物有机体,自己早就走完了生命的历程,是无可救药的了。不过中华文化的精神要义,已经飘移到了日本。
——赵轶峰《明史以外看明史:明史研究范式的四个问题》
(1)中国学者传统的划分历史阶段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学者研究历史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作者是如何理解内藤湖南的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依据:政权的存亡。
(2)前:国家的政治,国家制定的各类制度。后:社会。
(3)理解:中国文化已不会发展;中国文化的精髓已被包容在日本文化之中;其观点是为日本的侵略政策服务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为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即许县)。这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史籍中却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和《三国志?毛玠传》载为“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诸葛亮的《隆中对》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说明?
[? ]
A.史料包含了记录者自身的立场情感
B.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史实记载
C.史料与历史真相之间可能存在差距
D.自相矛盾的史料不能作为历史证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可见,北京精神体现了?
[? ]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B.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C.兼收并蓄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D.文化反映经济,与经济发展同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