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21:05:11
1、选择题 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 )
A.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B.“民主与科学”逐步深入人心
C.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D.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题干强调“‘新’发展……体现”,题项列出了“体现”内容;经分析可知,A项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B项“民主与科学”逐步深入人心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发生的;C项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新发展的体现” D项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与题干联系不大。故此题选C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
点评:除了要关注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外,还要注意新文化运动到底新在何处,主要由以下几点: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首先在于其指导思想新;其次,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内容新;第三,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形式的新;第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产生的历史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查理二世重登王位前,向议会方面表示“不准备重复他的经历”。他的“经历”是指
A.被议会俘虏
B.在国外流浪
C.受到法律限制
D.在宫廷政变中下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斯图亚特王朝的几任国王都有自己的独特经历。查理二世在复辟时登上英国王位,在此之前鉴于国内对王党分子的打击,查理二世一直在海外流亡。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洛克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体,权力分配上“立法权和执行权该由不同的人员行使”“而如果执行权和对外权掌握在可以各自行动的人的手里,这就会使公共的力量处在不同的支配之下,迟早总会导致纷乱和灾祸。”由此可见,他认为
A.三项权力应该由三种不同的人掌握
B.国王只能掌握执行权
C.执行权和对外权应该由国王掌握
D.立法权和对外权可以由一人掌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990年代中期形成的“反日教育”给中国反日言行以很大影响,中国曾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抗日教育,反日教育。中国形成严重的反日倾向最早可能在下列历史那个时期
A.19世纪80年代中期
B.20世纪10年代中期
C.20世纪30年代初期
D.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这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民众自发地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反日倾向在中国广泛传播;此后又相继发生了五四运动中的反日游行和罢工斗争,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此后中国开始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所以中国最早形成严重的反日倾向是在20世纪10年代中期,答案选B,A项中国尚未出现反日倾向, C D两项均晚于B项。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本质”,A、D两项都是表象,C项表述的史实与题干不符。宋教仁代表民主共和,袁世凯代表专制独裁,故正确答案是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