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抗日战争》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3-15 21:00: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 911年和1912年,中国先后出现了两首国歌。
1911年国歌歌词: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1912年国歌歌词: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据材料,说明两首国歌所反映的政治倾向的不同,并据此归纳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焦点。(8分)
(2)结合史实说明“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所取得的政治成果。(7分)



2、选择题  某县模范父亲王者成在送儿子王建堂出征之际,赠送的竟是一面“死”字大旗。他在白布中央写了大大的一个“死”字,两边写道:“国难当头,日冠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有吾子,自觉请缨;赠旗一面,时刻防身;伤时拭血,死后裹;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B.体现了甲午战争时期政府发动民众
C.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
D.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踊跃支前



3、判断题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4、选择题  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是
A.东北军
B.抗日义勇军
C.抗日联军
D.东北人民革命军



5、选择题  以调查、访问、回忆等形式为特征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下列主题适合目前的我们以口述史方式进行研究的是
A.“巴黎公社”的诞生
B.“戊戌政变”内幕
C.“台儿庄战役”详情
D.辛亥革命的情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