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20:46:13
1、选择题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 ( )
A.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
B.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
C.普遍重视礼乐的规范作用
D.导致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错误,儒家思想引领学术潮流是在西汉以后;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学术下移;C项错误,只符合儒家思想;D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并非百家争鸣造成的,而是在于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
考点:战国百家争鸣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旧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到破坏,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形成,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南宋宋慈是公认的“法医鉴定学”鼻祖。他所著的《洗冤集录》记述了人体解剖、勘察现场、鉴定死因、自杀或谋杀、各种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作为朱熹的同乡,宋慈受过理学的系统教育和长期熏陶,如果从宋慈取得的业绩来看
A.他具有浓厚的理学唯心主义
B.他洞察“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
C.他表现出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
D.他忠实践行“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他所著的《洗冤集录》记述了人体解剖、勘察现场、鉴定死因、自杀或谋杀、各种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他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追求科学,注意分类归纳,从宋慈取得的业绩来看,表现出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因此选择C。理学的“格物致知”是为了维护三纲五常封建等级秩序,朱熹主张“理气论”,先有“理”后有“气”, 宋慈是通过现场勘查、人体解剖得出结论,因此排除AD。B与材料无关,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慈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5分)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前,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此期间人类精神觉醒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④“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西方思想家。根据所学知识,③是明朝李贽的言论,不符合材料“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要求,排除。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西方思想·中西方思想家·李贽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战国时期,墨子的思想主张
A.兼爱、非攻
B.逍遥、齐物
C.仁政
D.为政以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兼爱、非攻”主张没有差别的爱,反对战争是代表小手工业者墨家的主张,故A为正确选项。“逍遥、齐物”是道家庄子的主张;“仁政”是儒家孟子的政治思想;“为政以德”是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张德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