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时间:2019-03-15 19:42: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李贽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李贽反对把孔子当做天生的圣人,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也反对儒家经典是“万世之圣”论,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对联“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其中“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
C.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题意分析,这副对联强调了眼、鼻、眉、胡联系和发展的关系,也恰恰是朱熹和儒学继承和发展关系的写照。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朱熹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联的寓意还是比较明显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目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 责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一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治方式,并分析民本思想的内涵。(12分)(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筒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分)


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 民为邦本; 因民利而利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4分)
理想政治: 君主用贤人, 行仁政;(4分)
思想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4分)
(2)主要思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 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4 分)
(3)本质区别,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 “主权在民” 的认识。(6分)
历史必然性: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 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8分)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有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迁移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即可归纳,难点在于什么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内涵,什么是其理想政治。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区分。根据所学知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主要是讲君民关系,而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就是其理想政治。答题时需要注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全面地归纳。第(2)问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主要是认为人民主权和学习美国的体制。第(3)问第一小问需要更多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并要注意审题,两种思想的关系既包括联系,又包括区别;第二小问只需要回答清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的背景即可。
考点:先秦民本思想与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点评:先秦民本思想主要是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的,要求统治者要重民,只有重视民众,才能更有效的维护自身的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则是强调的民主内容,是人民当家做主。二者的性质明显不同。但是二者又有一定的联系性,现代民主与中国古代的民本都反对暴政,都具有积极地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宋代程颐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与此观点相对立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表明的是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题干要求选择的是与之相对立的思想,即是反对天理学说的思想,明确反对这种思想的思想家是李贽,所以答案选择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李贽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反映出来的哲学观是   (  )
A.主观唯心论
B.客观唯心论
C.唯物主义
D.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是宋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其实质是强调人心是世界的本源和人心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也即人的主观性远远高于客观物质,这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相符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