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一)

时间:2019-03-15 19:25: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战国时期,提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2、综合题  (26分)教育的发展变迁,推动时代和社会进步,同时又受到时代的影响的制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徽州是程朱理学的故乡,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宗族办学热情的高涨,书院教育远胜于前。……徽州宗族书院较之其他书院平民教育的功能更加明显。休宁《茗州吴氏家典》记载:“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注:指学费),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
——安徽师范大学张晓婧《论明清徽州书院的社会功能》
材料二:1881和1882年,法国总理兼教育部长费里提出两项教育法案。第一项法案于1881年6月通过,规定母亲学校(幼儿园)和公立小学一律免收学费。第二项法案于1882年3月通过,规定对6—13岁的所有儿童实施强迫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对不送孩子入学的父母处以罚款、监禁等处分。                    
——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
材料三: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院。
——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等
(1)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宗族书院平民教育功能加强的表现及原因。(8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教育平民化方面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6分)分析出现这些新特点的有利政治经济因素?(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特点,(4分)分析这次高等教育院系调整的影响。(4分)



3、选择题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C.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D.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4、选择题  重视或发展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有  
①孔子   ②孟子   ③王阳明   ④黄宗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选择题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墨,乙——法,丙——道
D.甲——道,乙——墨,丙——儒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