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八)

时间:2019-03-15 19:25: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人性问题曾经是战国学者们讨论的重要话题。其中,持“人性恶”主张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属于基础题。A、D两项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人,在伦理观方面,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伦理观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件舒主张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可以看出董仲舒主张减少贫富差距以稳定社会秩序。故选D。A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平均财富和消除等级制度的内容,这也与董仲舒的阶级利益不符;C项是西周时期的制度。
考点:董仲舒的经济思想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董仲舒的经济思想。比较常考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把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黄老学说、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

 图一        图二
A.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图一“威武不能屈”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和人格修养;图二“人要无为”体现了道家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因此B符合,其他三项不对,法家主张法治、集权和改革,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考点: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
考纲
背景
派别、代表、著作
思想
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
井田制瓦解
周王室衰微
诸候重士
私学兴起

孔子
“六经”
①核心是“仁”
②政治:以德治民、克已复礼
③教育:有教无类
孟子
《孟子》
①仁政和民贵君轻                                 ②性本善    
荀子
《荀子》
①仁义、王道并用,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②性本恶

老子
《道德经》
①万物本原是“道” ;不停运动,对立面相依不断转化。
②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万物相对的,放弃差别观念能获精神自由

商鞅
中央集权、奖励耕战、重农抑商等
韩非子
①依法治国(法术势、中央集权)                 ②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故应改革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和节俭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被汉武帝接受,主要是因为它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
C.有利于学术思想的开放
D.有利于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宣扬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有利于神化封建统治,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还主张大一统,所以,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被汉武帝接受,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
A.人性本恶,仁义教化
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此题考查百家争鸣中各家的核心思想。由基础知识可知A项是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主张道德教化。B项是法家,核心是法,主张变革。C项是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葬节用、选贤与能。D项是道家,主张无为,并有辩证的思想。故选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