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罗斯福新政》试题特训(2018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8-10-17 03:12: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请回答:
(1)两张表格中的数字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两张表格,你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面对严重危机,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整个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但由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直到本世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形成“福利国家”。概括起来,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失业救济……在生老病死、教育、就业、失业等各个领域,均有保险,补贴及救济等各项配套立法。它以社会承担为主,2/3的开支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种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其他1/3由政府和慈善机构负责。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归纳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摘自《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30日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结束时,共发放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亿美元,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2)材料二中的“历史悲剧”及其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为了应付“历史悲剧”,并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摘自新华网
(3)据材料三、四,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政府和当今中国政府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林德贝克批评说,“这种经济患上了‘动脉硬化症’,对劳动缺乏刺激作用,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放慢或停滞”。他所批评的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高度发达的福利经济



4、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工业、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100%。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
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5、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开创的经济管理新模式是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C.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调节经济
D.全面推行国有化经济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