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7 03:12:05
1、判断题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导火线是
A.农民破产
B.商品匮乏
C.股市崩溃
D.石油涨价
2、判断题 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
[? ]
A.福利制度的形成?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
C.第三产业的兴起?
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十分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企图修复这个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对自身进行修复的成果是( )
A.知识经济的兴起
B.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D.福利国家的形成
4、判断题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经济兜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原地,过去就是、如今依然是世界主要金融强国的美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GreatDe-pression)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
马丁·沃尔夫《金融危机再至我们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发表于2008年11月)
材料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注:+为顺差,-为逆差。
《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0月14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特里谢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特里谢称,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特里谢说:假如我们没有纪律,我们便会质疑市场经济及金融市场的运作。他指出,近来的市场动荡不定,部分原因正是布雷顿森林协定中止后,市场上出现的失序。在特里谢看来:此前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崩溃,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抗拒纪律的结果。
问题:
?(1)“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指的是什么?依据这种思想,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趋势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一、三,你认为如何才能使“再也没有下一次”成为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 ]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