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7 03:08:19
1、选择题 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伯里克利曾骄傲的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对以上两段材料中的“民主”解读最恰当的是
A.两则材料中“民主”内涵有相似之处
B.两则材料中的“民主”有本质的不同
C.前者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D.后者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理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前者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后者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理念,所以两则材料中的“民主”有本质的不同。
考点: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秦代会稽刻石及秦简中规定:妻子杀死与人通奸的丈夫无罪;夫因妻凶悍而将其耳撕裂当处耐刑(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而汉代以后则情形大变,唐、宋律法规定:妻殴夫规定徒1年,伤重者加凡伤3等处罚。此变化反映了
A.秦代严格实行“以法治国”
B.唐宋律法严重缺失公正性
C.儒家伦理道德得到了强化
D.理学已成为封建主流意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秦代强调夫妇之间相对平等,而汉代则要对殴打丈夫的妻子加以处罚,与儒家的夫为妻纲思想的确立有直接关系,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使儒家伦理道德得到强化,所以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地位的提升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服饰是时代的特征的折射,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下列选项中与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郡县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朝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与周的“秩序井然”没有关系,排除B、C。唐朝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不是民主政治,排除A。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郡县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一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D.甲—道,乙一墨,丙—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儒家强调道德教化,故甲代表儒家。排除CD。违纪问题应该严惩,反映出法家提倡用严刑峻法加强统治。故乙代表法家,排除B,选择A。丙说是无意识的,应该自我觉悟,反映出道家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能够区分儒道法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重视或发展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有
①孔子 ②孟子 ③王阳明 ④黄宗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根据所学知识,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观点,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都重视和发展了民本思想;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思想。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