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无产阶级革命家》考点特训(2018年冲刺版)(三)

时间:2018-10-17 02:37: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00年底,列宁等在国外创办了一份在工人中有重大影响的报纸,在报头下印有一位俄国革命家的著名诗句:“行看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这份报纸是?
A.《新莱茵报》
B.《火星报》
C.《真理报》
D.《曙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时间“1900年底”和“行看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可以看出此报纸为《火星报》,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7分)无产阶级革命家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政治十分关心,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毛泽东信仰过改良主义,崇拜过康有为、梁启超,也曾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视为楷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毛泽东和其他中国先进分子一道,由学习西方转向学习俄国。
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来到北平,努力寻找并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其中《共产党宣言》等书籍使他在思想上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1920年夏,毛泽东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五四运动期间,毛泽东是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领袖之一。为了介绍和传播新的革命思潮,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创办了《湘江评论》,毛泽东担任主编。右图为《湘江评论》发表的《创刊宣言》和《民众的大联合》。

(1)毛泽东与同时代的先进分子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
材料二?右下图所示是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时代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什么决定。(2分)
(3)该期杂志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①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民族灾难依然深重;?
②新文化运动激进知识分子的影响;?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分子受到启迪,看到希望;?
④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2)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分)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分)
(3)不对。(1分)
看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
您认为女人最好的品德?温柔。
您的特点?对目标始终如一。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喜欢的做的事?啃书本。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马克思的自白》
材料二?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忌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马克思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英国《焦点》月刊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创立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6分)
(2)阅读材料,你能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9分)


参考答案:
(1)时代形势: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阶级斗争:无产阶级的壮大、斗争及其理论需要。思想理论:空想社会主义思潮。(9分)
(2)感悟:志存高远;顽强意志;创新精神。(6分)


本题解析:
(1)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产品和财富,但是创造的社会财富为一部分人所占有,社会矛盾尖锐;工业发展中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争取政治、经济权利,发动几次个人运动,斗争及其理论需要,马克思吸收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马克思具有志存高远为人类前途奋斗;顽强意志,不屈不挠;创新精神,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2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现在他逝世了,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是私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现在必须弄清楚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列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2分) 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划线部分)?(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宁是如何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际生活的关系的?(2分)举例说明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是如何践行自己的观点的?(2分)
(3)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继列宁之后,毛泽东、邓小平分别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2分)
(4)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上述历史人物的研究性学习论文,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2分)


参考答案:(1)成果: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只要答出2点即可给2分)(答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也给分)
理解:马克思的一生是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为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2分)
(2)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社会实际生活基本规律的总结:(1分) 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活动时,必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1分)
实践:针对一战前的形势,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二月革命后,在《四月提纲》中明确地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十月革命后,针对外国干涉和国内叛乱,提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针对内战结束后的危机,提出新经济政策。 (2分) (只要举出1个与题意吻合的例子即可给2分)
  (3)发展和完善:毛泽东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或“毛泽东思想”)。(1分) 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或“邓小平理论”)。(1分)
(4)类型:个人传记、相关专著、历史遗迹和历史文物等。(2分) (只要举出2个与题意吻合的类型即可给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国际关系的处理上,妥协有时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下列与此相吻合的是( ? )


A.《巴黎和约》
B.《马关条约》
C.《布列斯特和约》
D.《慕尼黑协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