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罗斯福新政》在线测试(2018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8-10-17 02:07: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影响下,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其和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得到加强?②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③进行了社会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④积极推行国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推行国有化是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下列图示信息是1971年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下对于下图的说明错误的是

A.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行福利制度 
B.福利制度增加了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 
C.1971年意大利经济在四国中最发达 
D.社会保险是各国福利支出的主要表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 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斯大林体制下苏联经济上忽视农业、轻工业,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的提高;政治上忽视民主,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因此A错在“苏联工人自由快活”;B错在“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结合材料“1931年”可知是经济大危机时期,西方工人失业率大大提高,而苏联未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因此C正确,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D错在“苏联工人当家作主”。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斯大林体制的利弊。(1)一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2)保证了党的领导,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3)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系,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之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剖析》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社会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4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哪些社会问题?(6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5分)


参考答案:(15分)
(1)特点: 社会保障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设置比较齐全;面向低收入阶层;政府主导福利国家;国家立法加强福利建设。(答对两点就可得4分)
(2)问题: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6分,每点2分)
(3)认识:社会福利措施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要大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措施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施社会福利措施有利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调动社会福利意识,拓展资金渠道,适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不断完善社会福利政策,防止培养懒惰思想。(5分,答对任意四点即可)


本题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福利制度。(1)特点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进行归纳。(2)根据“资本外逃”“国内的失业压力”“增加了……生产成本”“竞争中处于劣势”“培养……懒汉”等关键信息加以总结归纳。(3)结合前面问题辩证地分析即可,主要是从福利制度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点评:福利制度是战后资本主义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想着通过政府扩大财政开支,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但是福利制度的评价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确实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另一个方面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的积极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二? 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加以调节。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材料四? 2008 年 9 月 14 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金融危机下各自“噩耗”纷至沓来,让人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在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认识到,各国应当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磋商与沟通。?
——据人民网相关信息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实行的贸易政策。(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4分)
(3) 根据材料四,指出当前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拟采取的基本措施。(2分)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各国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政策: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4分)
(2)特点:贸易保护,政府干预。(2分)
主要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困扰。(2分)
(3)措施:寻求全球合作。 (2分)?
原因: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教训;国际贸易日趋制度化、规范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各国相互依存程度增强。 (3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