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8年练习版)(十)

时间:2018-10-17 01:31: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一次孔子家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思想主张
A.克己复礼
B.性善主张
C.仁者爱人
D.兼爱主张



2、综合题  (18分)材料一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6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3、选择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4、选择题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选择题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