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7 01:10:51
1、判断题 历史学家马克·布诺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的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诺赫在此强调的是
[? ]
A、鉴往知来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几种史学观点,回答问题。
①现代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
②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 演进的历史;
③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
④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⑤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请回答:
案例一: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
案例三: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的影响。
请运用全球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案例一:甲④乙①丙⑤丁②;
案例二:A:评价高——①②③⑤评价低——④
B:评价高——④评价低——①③
案例三: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②世界由闭关自守到逐渐联合为一个整体;
③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
④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⑤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3年,在河南安阳商代墓葬中发现了三枚铜制贝币,随后在殷墟等地又出土了100多枚(下图)。对这些铜贝的正确认识是?
[? ]
A.是中国货币流通的开始?
B.是当时惟一的货币形式?
C.说明当时商代以商业立国?
D.可以用于钱币起源的研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 考古学有几个常用的定义:“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 “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下列属于考古学“方法”的是
[? ]
A、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发掘原始人类头盖骨
B、运用专用金属探测仪寻找古墓内部遗存状况
C、对人类遗存特征的研究揭示当时社会特征
D、运用DNA解码技术探究中国人祖先由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