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梭伦改革》高频考点特训(2018年必看版)(三)

时间:2018-10-14 04:38: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雅典公民推举梭伦为首席执政官的主要目的是
[? ]
A.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
B.巩固贵族的既得利益
C.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城邦统一
D.征服其他城邦的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三】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梭伦又是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最重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颁布解负令;解除了平民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
(2 )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
(3 )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保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
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
C.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D.妨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关键要理解贵族政治的含义,A当时不存在君主;B中平民是公民,不能随便处死。贵族政治是少数奴隶主贵族的集体统治。所以选C。
考点: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
点评:本题考查对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贵族政治,即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体制,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的长老会议,广大平民实际上没有权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梭伦完成改革之后,毅然辞官远游,坚决拒绝当僭主,并赋诗道: ?
如果我保全我的故国, ?
不在僭主政治和无情的暴力中插手, ?
玷辱我的佳名,我就是无愧的; ?
我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声名, ?
凌驾一切其他的人们。?
(1)梭伦辞官远游的原因是什么??
??
(2)梭伦身上具有哪些令人钦佩的优秀品德?
??
(3)梭伦出走后,雅典确立了僭主政治,你如何评价这一政治现象?
?


参考答案:(1 )梭伦改革未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其本人成为矛盾的焦点。?
(2 )不迷恋个人权力,廉洁自律等。?
(3 )僭主政治是在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希 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消除纷争的背景下建立的。它虽然 建立了个人独裁,与民主政治背道而驰,但是它并未废除梭伦改 革的成果,而是采取了进一步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经济地位 的措施,从而为雅典进一步走向民主政治创造了条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 ]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