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8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8-10-14 04:19: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以德
B.无为而治
C.小国寡民
D.刑、德并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由材料中“不知有之”“自然”等信息可判断,该主张属于老子的思想。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进步思潮。解答此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依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时期的进步思想正是这一现象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分析选项,①、②符合题意;③、④明显是陈腐落后的方面。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背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孔子“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
A.上古时候的禅让制
B.东周时候的分封制
C.西周时候的井田制
D.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思想,孔子是春秋晚期的人,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克己复礼”指的是恢复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以维护统治的需要,D正确,AB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材料表明佛教主张内心的修炼,以“净心”,同样的陆王心学也主张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明理”、“致良知”的境界。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家思想最不相符的是(  )
A.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B.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C.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D.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儒家思想的关于伦理道德的核心观点是:仁、义 、礼、智、信 、恕 、忠 、孝 、悌 。ACD均是主要体现了忠的思想。B体现了利己主义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程朱理学、明清批判思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