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频试题巩固(2018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8-10-01 08:56: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唐朝将秦汉以来的一相制变为多相制的实质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减少决策失误
C.提高行政效
D.笼络科举世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故选A。BC项都是三省六部制的影响;D项错误,无法体现。
考点:三省六部制
点评: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三省之间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大权集中于皇帝。与此相关的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科举制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涉及:
A.权
B.钱
C.兵
D.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杜绝唐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在钱、权、兵三个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即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三个方面。因此ABC三个方面都涉及到了。故选D。
考点: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点评: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唐代以来地方分权严重的局面得到改善。但是另一个方面也带来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此外宋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隋唐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证三个部门相互牵制
B.完善中央集权
C.防止相权过重
D.保证政令畅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唐的三省制度,该制度中的中书、门下、尚书分散了原先丞相的权利,主要原因是防止相权过重,加强皇权的需要,所以正确的是C项,BDA不是其目的。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自秦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古代中枢权力机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为分割宰相兵权而设立的机构是
A.枢密院
B.中书省
C.三司
D.内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明显促进了当时社会公平的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郡县制和D行省制这两种制度所起的作用或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而B三省六制的实行也是为了加强皇权,三者都具有实行社会公平的作用,而C尽管科举制的目的是为统治者选拔人才,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但从实施的结果来看却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给处于社会底层的优秀知识分子以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同时从选拔的程序和方式来看也能体现出社会公平和公正,故答案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科举制
点评:材料的出题意图是强度了科举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代,此后科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但物极必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1905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续千年的科举制。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题型众多,是高频考点和难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