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18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8-10-01 08:25: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雅典的常驻外来移民为雅典提供税收,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
①狭隘性      ②排他性      ③不公正性     ④广泛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雅典常驻外来移民,为雅典人提供税收,但却没有政治权,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狭隘性、排他性和不公正性,因为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的,不可能具有广泛性,只能是奴隶主阶层享有的,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故选A。
考点: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不包括(      )
A.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
B.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C.工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
D.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希腊和中国相比,土地面积狭小,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城邦国家林立,历史上很难形成统一的国家。所以只有D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的统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梭伦改革是调和平民与贵族关系的话,伯里克利的改革则完全是有利于平民的,全体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使权势者操纵和对抗法律的难度和风险都增加了。下列改革措施支持“完全是有利于平民”这一观点的有(   )
①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向所有公民开放
②十将军委员会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实行公职和公共参与活动的津贴制度    
④创立“陶片放逐法”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将军委员会为最高军事机关,由各部落首领担任,并推选一人轮流担任首席将军,并不是向所有公民开放,故②不正确;④“陶片放逐法”,是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并不完全有利于平民,故④不正确。综上,排除含②、④的选项,故,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的改革;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的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切政事的决策不以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由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群众的意志所左右,这表明城邦的最高权力掌握在公民手中。”材料说明雅典民主主持特别注重
A.轮番而治
B.人民主权
C.法律至上
D.权力制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中的“一切政事的决策由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群众的意志所左右,城邦的最高权力掌握在公民手中”可判断为人民主权。选B。轮番而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此题型属于由叙述判断概念题,此类题型在考试中较常见。学生要注重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古罗马
A.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B.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平等的原则
C.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
D.制定万民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公元前357年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等字眼是在说明古罗马是在不断地调整借贷关系的,是在不断的完善公民法的,所以整个这个变化历程只能说明古罗马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古罗马不断完善公民法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