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8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8-10-01 08:08: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伦理道德规范
D.“天人感应”学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天理”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存天理,灭人欲”是指维护封建统治,不能反抗封建统治,而要顺从封建统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天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表格空白处应填写为

A.致良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三纲五常
D.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依据所学,表格体现的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故应是格物致知。所以应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黄宗羲”、“工、商皆民生之本”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明清之际儒学批判思潮的相关内容——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明显不正确,直接排除;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发展的;D项表述本身错误,不符合史实,明清统治者统治者的经济政策仍是“重农抑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推动了黄宗羲思想上“工商皆本”的产生,即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明清批判思潮·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历史产生的影响是
① 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② 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③ 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④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儒家思想强调政府对思想的控制,以思想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并且新儒学就有“三纲五常”的内容,主要讲的是各方面的“服从”,不利于民主思想的发展,所以排除④。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儒家和道家。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