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1 08:08:50
1、选择题 《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
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等,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相关内容——“以刑辅德”。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题干里董仲舒是在强调“德”和“刑”,即如天之阴阳两面,通过“刑”来辅“德”,二者缺一不可,即体现其“以刑辅德”的主张。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以刑辅德”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清时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反思和批判旧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①以天下为己任 ②凡为帝王皆为贼也 ③倡导唯物主义 ④经世致用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并经历了一个长期复杂的发展历程,各有时代特色。
(1)异与同
春秋战国时期,大量涌现与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士”出于各自的利益,围绕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展开论战,但他们又对民本思想有着类似的诉求。试从战国儒、道、墨三家中各列举一位代表人物并说明其民本思想。(3分)
(2)分与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儒学的地位曾经遭受过很多次冲击,但其发展历久弥新,得益于其兼收并蓄的胸怀,试从西汉新儒学或宋明理学中选一例予以说明。(2分)
(3)承与变
对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思想,有人认为其只不过是承继传统儒学,再次阐发而已,也有人认为它出现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说明理由。(3分)
(4)是与非
到了近代,儒学观点曾经被尊奉为“万世不变之道”、中华文化精髓,也曾被指斥为民族进步的绊脚石。试分析观点分歧的成因。(2分)
参考答案:(1)儒家孟子:民贵君轻或仁政;荀子:君舟民水。(1分)
道家庄子:无为而治,政不扰民。(1分)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1分)
(2)西汉新儒学:董仲舒吸纳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学说,改造儒家思想,使其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朱熹、王阳明等人吸纳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使儒学思辨化、哲学化。(意一项得2分)
(3)承:从传统儒学仁政、民本、德治的观念出发,抨击君主的暴政,并未提出新的社会制度。(3分)
变: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3分)
(4)社会转型、阶级利益分化和冲突、文化观念交流和碰撞等。(言之成理得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的民本思想主要有: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的仁政以及荀子的君舟民水。道家的民本思想主要有老子和庄子的无为而治。墨家主要是墨子的思想。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新儒学是董仲舒吸纳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学说,改造儒家思想,使其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是朱熹、王阳明等人吸纳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使儒学思辨化、哲学化。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黄宗羲的思想。这个问题可以转换成材料中体现了黄宗羲思想中的哪些儒家因素,又又哪些突破或创新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答案,即继承性: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创新表现: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4)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儒家思想从春秋战国时代受到冷落到汉成为正统思想再到宋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以及明清的新发展,到了近代被指斥为民族进步的绊脚石,其主要原因可以从社会转型、阶级利益和文化的变化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位历史学家如此评价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的。’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释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汉武帝时期创办的太学意义在于 ( )
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②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④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②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④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以上都属于汉武帝时期创办的太学意义。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汉代思想大一统
点评:如何看待汉武帝独尊儒术
1.使儒家取得了独尊地位,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为汉武帝加强政治统治,建立大一统政权提供了思想工具,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3.但也抑制了其它各种思想学说的正常发展,实质是一种思想专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