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1 07:49:56
1、选择题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B.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反映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能够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所以本题选B,A、C、D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反省君主专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儒学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汉代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阶段,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明末清初,出现了对儒家思想反思和批判的思源,因此,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点评:对儒家思想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孔子思想、儒学发展演变的历程、儒家思想主张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维护国家统一的影响上,多以史料、名人观点等切入,用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 )
A.“工商皆本”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秉赋之自然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宋代理学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正统。依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说法均是片面的。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来源于战国时期的(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战国时期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秦始皇根据其政治理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
考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点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基础: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