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8年练习版)(十)

时间:2018-10-01 07:49: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
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B.注重宣传政治思想
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教育为政治服务
D.音乐教育的作用居首要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礼乐的含义及 “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可知,道德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即孔子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因此 符合题意A。B、D两项不是材料信息强调的重点;C违背孔子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教育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 2011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肯尼亚视察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并向该学院赠送孔子像。目前,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众多孔子学院,孔子的思想学说日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关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如何?(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3分,任意三个人即可)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4)据上述材料回答,孔子学说在当代社会有何价值?(4分)


参考答案:
(1)核心:仁(或礼)。(2分)
(2)变化:取得独尊地位(或统治地位)。(2分)
意义: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4分)
(3)代表人: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3分,任意三个人即可)
影响: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3分)
(4)价值: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中“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从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礼”的学说来概括即可。
(2)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来概括即可,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的信息,可得出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第二小问意义从材料二中获取有效信息来归纳即可,从“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可得出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从“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可得出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第一小问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即可;第二小问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影响从材料三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的信息可得出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
(4)孔子学说在当代社会有何价值注意从孔子思想中积极因素来分析,注意同当代社会的要求相结合,今天我们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孔子仁的学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源出于黄宗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顾炎武的基本主张有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批判君主专制、众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所以题干所说名言出于顾炎武,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顾炎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作揖行礼”“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以此可知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道德规范。A是墨家的尚贤;B是法家商鞅的以暴制暴;D是道家的无为思想;C是孔子的言论,体现的就是仁和礼的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孔子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孟子·离娄上》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荀子《荀子·王制》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断没有袖手旁观,不管那船的好坏,任那舵工水手胡乱行驶的道理。
──陈天华《警世钟》(1903年)
材料四    民本思想是与君权天授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天佑下民,作之君”。……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社会长达三千年,民本思想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忠君思想、官本位思想,已深深植入中国社会的骨髓之中,渗透到中国人民的血液里,只要有机遇,就会顽强地表现自己,影响、控制和规定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与行为。
──刘绪贻《再论把“民主”与“民本”区分开来》
根据材料,
(1)材料一中孟子和荀子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对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思想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思想的历史价值。(4分)
(3)概括材料三中陈天华的主要观点。 上述观点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如何体现的?(5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民本思想。(2分)


参考答案:(1)共同点:君主一定要爱民,否则就有可能被民众推翻。(2分)
贡献: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或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讨论。(其它言之有理的属于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的主张,可酌情给分)(每点1分,满分3分)
(2)观点:批判“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工商皆本;(3分)
价值: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1分)
(3)观点:百姓是国家的主人,皇帝、官府都是为百姓服务的,百姓可以撤换不称职的皇帝和官府。(2分)
体现: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等项自由和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每点1分,满分3分)
(4)民本思想强调民众的重要作用,对抑制统治者的暴政起了一定作用;(答“民、本思想是与君权天授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得1分),和近代民主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主思想的传播(答“长期影响、控制和规定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与行为”得1分)。(2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通过夏朝夏桀的教训,得出君主要爱护百姓;材料一孟子军舟民水的理论,也揭示了君主与百姓的关系,爱民,否则会被百姓推翻的理论,所以可以得出两者的共同点是君主一定要爱民,否则就有可能被民众推翻.关于孟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表现,则要答出孟子的主要思想观点有哪些,这就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包括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讨论。
(2)黄宗羲思想的观点直接从材料中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二中的”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可知包括:天下为主,君为客. 其次是: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再次为: 由”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得出工商皆本的思想.历史价值就是作用或者意义:首先是反对君主专制,批判“君为臣纲”的思想,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3)陈天华的主要观点根据材料概括即可. 根据材料三中”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可知作者认为百姓是国家的主人,皇帝、官府都是为百姓服务的,百姓可以撤换不称职的皇帝和官府。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等项自由和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等,主要是体现出百姓,,政府的各自作用.
(4)评价民本思想:首先要谈民本的含义: 强调民众,以民为本.其次是民本的作用: 对抑制统治者的暴政起了一定作用;另外封建社会的民本和近代社会的民本也不同,封建社会民本是统治阶级一种统治策略,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近代民本是资产阶级的民本,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民本思想
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本思想之主权在民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