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1 06:42:08
1、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
材料二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材料三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四 中国文化虽然是一种相对系统完整的体系,但是,从主流走向来看,在面对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时却能够持一种开放亲和的态度。
——张阿利《文化新格局建构的历史根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伏尔泰为什么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4分)
(3)材料三反映了鲁迅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2分)核心:“仁”和“礼”。(2分)
(2)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1分)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们相互关爱,体现了“博爱”的精神,他还反对苛攻,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仁政,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这些有利于伏尔泰宣扬自已的思想主张。(4分)
(3)思想:对儒学的批判。(2分)原因: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提倡的纲常伦理与西方民主思想相对立;北洋军阀政府提倡“尊孔复古”。(2分)
本题解析:(1)由材料“……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等关键信息可知,孔子的财富观是重义轻利;安贫乐道。核心:“仁”和“礼”。要注意“礼”是孔子思想中保守的,落后的方面。
本题考查的是孔子与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及两者的关系。即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们相互关爱,体现了“博爱”的精神,他还反对苛攻,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仁政,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这些有利于伏尔泰宣扬自已的思想主张。
由材料“……仁义道德……吃人……”等关键信息可知,鲁迅的思想是对儒学的批判。原因是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提倡的纲常伦理与西方民主思想相对立;北洋军阀政府提倡“尊孔复古”。而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与孔子;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鲁迅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最不相符是( )
A.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B.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C.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D.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儒学用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将儒家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紧密结合起来。A、C、D三项都反映了忠君思想,符合宋明儒家思想的观点。B项与题意明显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黄宗羲认为: “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 ,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反映了如果出于为天下之心而立法,那是天下之法,是真正的法;如果出于为私心而立法,那是一家之法,是非法之法。黄宗羲主张建立天下之法,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道家思想,意在考查考生依据所学知识准确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内容材料的意思是做人处事都不能贪心,衣服穿得暖, 饭吃得饱就可以了.喻意:做人处事要诚实守信不要贪心,生活水平保障了,就要知足。这与道 家思想相符合。所以选C。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道家思想中包含有效法自然因循自然的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有学者称古代某思想家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属于这位思想家核心主张的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存天理、灭人欲
D.以天随君,以君随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是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第一个把儒学官方化和神学化,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理论,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项 是荀子的主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B项是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项是程朱理学中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神秘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