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16:15:51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
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
梁启超认为,“抑民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
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
——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10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二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8分)
(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三 而儒家以孝弟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贯彻始终而不可动摇。使宗法社会牵制军国社会,不克完全发达,其流毒诚不减于洪水猛兽矣。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一九一五年七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9分)
背景 | 主张 | 评价 |
(请勿在此作答) | 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批判儒家思想。 | (请勿在此作答) |
2、选择题 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A.重视个人的道德素养
B.探讨宇宙自然的规律
C.认识道德价值的内涵
D.研究儒家学说的经典
3、判断题 “诛罚不避权贵,庆赏不遗匹夫”。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 ]
A、《庄子》
B、《论语》
C、《韩非子》
D、《墨子》
4、判断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 ]
A.百家争鸣
B.独尊儒术
C.维新变法
D.五四运动
5、判断题 下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