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商业的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三)

时间:2017-11-10 16:14: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十世纪初年,素有“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的山西祁县,这里的乡民只有靠垦种上岭下坂活命。可是,三年一次大灾害后又赶上连续三年大旱,天天有人成为饿殍,民不聊生。于是,男人们背起简单的行囊,听着女人们合着血泪唱的《走西口》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故土难离也得离,心爱的女人难舍难分也得舍也得分,生活中充满了多少无奈和辛酸。那么,《走西口》主要描写的是哪一商帮的历史?(? )
A.徽商
B.晋商
C.鲁商
D.浙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从材料中山西祁县可以看出主要描写的是晋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关于我国唐朝时期的商业,表述正确的是
A.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B.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C.市场交易开始使用纸币
D.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史学家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指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商业活动的群体——商帮形成
C.远洋贸易开始使用指南针
D.烟草等经济作物开始传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帮形成是在明清时期,故AB项错误;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故C项正确;D项是在明朝中后期,新航路开辟以后,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清乾隆《嘉定县志》记:“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罗店。至新泾镇凉鞋,安亭、黄渡镇蓝靛,亦为商贾所集”。据统计,明清江南地区有蚕桑与丝织专业市镇25个;有棉花与棉纺织专业市镇52个;有米粮专业市镇13个;还有以冶铁著称的嘉兴炉镇、吴江村市,以陶业著称的嘉兴千家窑、杭州瓶窑镇等。明嘉兴濮院镇“日出锦布千计,远方大贾携囊群至”,至清代,“镇上业丝者无不兼业绸,而业绸虽不业丝,亦必购买新丝以贷于机户而收绸。”
清代有“天下四大镇”:景德镇至明清,窑灶林立,发展成为瓷器的最大产地;朱仙镇元开贾鲁河,成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至明清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汉口镇,明成化间汉水改道,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嘉靖间成为镇。这四大镇实际上已是全国性的商业城市或手工业城市了。
材料二?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三 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孟彦弘认为: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必然的。但对具体的民族或地区而言,它们又不是都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明清商业中的哪些特点?(4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
(1)具有区域性、专门化;商品种类繁多,商人云集;有资本主义萌芽;在东南地区相对集中;一批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得4分)
(2)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1分)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分)
(3)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进步。(2分)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被动接受工业文明,开始了近代化历程。(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明清至近代的经济结构。(1)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发展呈现了鲜明的区域性和专门化的特点;(2)近代中国商业市场中出现了西方的工业品的入侵,这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瓦解;(3)从农业过渡到工业文明史必然的趋势,尽管有些民族或地区并非自发,但是外部力量的入侵,依然可以使它们被动开始近代化的历程。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文学作品虽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必须准确适度。下图所示资料卡片里的内容( ?)

①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官员纷纷弃官经商的信息
②证明了明清时西南地区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某些乡宦价值取向的变动
④可用于研究当时四川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在材料中并没有说很多官员弃官经商,在当社会里,虽然商品经济繁荣,但是重农抑商和士农工商的观念仍在,官员们不可能弃官经商。②此乡绅只是在自己的庄子上种植红花出售,并没有说其存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雇佣”关系,所以不能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③是正确的,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某些乡宦的价值取向,既做官也经商。④有助于我们理解四川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红花可以在四川生长,市场销量也好。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