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商业的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二)

时间:2017-11-10 16:14: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是
A.打破了坊市界限
B.商业繁荣
C.出现了“夜市”
D.手工业发达



2、判断题  元朝对外贸易行省,当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是
A.广州
B.宁波
C.泉州
D.扬州



3、判断题  隋唐时期,淮水以北新增的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 ]
A、郑国渠
B、芍陂
C、通济渠
D、邗沟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桑弘羊主持下普遍推行均输法,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受大农(即管钱财、粮食的长官)节制。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同时又实施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桑弘羊实施均输法和平准法的作用。(6分)
材料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留给农民的是接受一不强制的契约制,它使农民受束缚的状况与原先相比并没有获得改善。农民只是被煽动起来要求得到自由,而并不是得到他们想像中的那种自由。这是以经济上的依赖取代法律上的强迫,在俄国历史上,经济因素对人的奴役作用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明显的例子了。
——摘编自[荚]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之前“法律上的强迫”指的是什么?改革后“经济因素对人的奴役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所体现的特点是什么?(3分)



5、判断题  简述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并分析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及货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