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商业的发展》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六)

时间:2017-11-10 15:05: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宋人陈亮说:“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种言论表明
A.商业与民生的关系密切
B.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D.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可以看出题干论述了农商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故选A。没有涉及商业政策和税收问题,商人地位提高是与政策比较得出,与题干不符。因此BCD不符合题意。
点评:封建社会一直奉行的经济思想是重农抑商的思想,但是到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认识到商业在社会生活中也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开始出现工商皆本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朝时,民间流传一首《武夷山采茶歌》歌词曰:“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清茶赛过鸡。采茶采茶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被竹筒。”
据材料说明(?)
①清代一些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②清代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清代福建茶叶主要从江西外销海外
④制茶业以手工劳动为主,劳动者生活艰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看,歌词里面主要阐述的是武夷山地区采茶人的艰辛,体现不出茶叶销往何方,所以凡是带③的选项就可排除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南宋商业发展的背景原因。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朝代。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出现在明朝;因此可以排除A、B、D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但其束缚在后来先后被冲破。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分别是在
A.汉朝、唐朝
B.唐朝、宋朝
C.明朝、清朝
D.明朝、春秋战国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是在明朝中后期,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都城纪胜》描写都城临安:“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致四鼓(四更)方静,而五鼓(五更)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这表明在宋代
A.坊市界限明显
B.抑商政策松动
C.城市政治功能增强
D.商业活动不再由官府监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都城的商业活动“四更方静,五更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由此可以判断宋代商业突破了时间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A项说的是商业严格的空间限制,与宋代商业发展不符;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都城经济发展,故C项与材料不符;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