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14:59:14
1、判断题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
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批驳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D.与“天人感应”说针锋相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
D.儒家学说与权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指的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当然不是原来的单纯的儒家的思想和学说,而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一个综合型概念。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A.鼓励学思结合
B.启发式教学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主旨大意的能力。“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所以体现的教育理念是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所以选“B”
考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B.发挥市场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史实,说明要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故选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儒学·王夫之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