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启蒙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三)

时间:2017-11-10 13:55: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世纪以来)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非常脆弱的。这句话主要说明
A.神学曾经产生相当的统治力
B.思想世俗化是理性觉醒的表现
C.理性的觉醒可以使人们认识神学的本质
D.在理性面前神学毫无价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即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人的思考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非常脆弱的”说明理性的觉醒可以使人们认识神学的本质。A、B、D均与材料不符,故选C。
点评:启蒙运动倡导理性,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人文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又主张“开明专制”的启蒙思想家是
A.霍布斯
B.伏尔泰
C.洛克
D.康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在启蒙思想家中提出“开明专制”主张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答案选B,A C两项是英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最早倡导“社会契约论”,洛克也较早倡导“分权制衡”原则,这两人的思想分别被后来的卢梭和孟德斯鸠所继承和发展,D康德是德意志启蒙思想家,对启蒙运动作出高度总结和批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 ]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要从源头上了解“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我们最应该看:
[? ]
A、《论法的精神》
B、《哲学通讯》
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帝国(指中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这个规定在公元前2世纪汉文帝时已经实行……这一重要事实推翻了《论法的精神》中对世界上这个最古老的国家提出的笼统含混的责难。……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伏尔泰《风俗论》
材料三 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视中国为开明君主制的榜样,因为中国皇帝运用儒家的理性价值观来治理国家。对一个被启蒙思想鼓励过的理想的开明君主来说,与士绅阶层一起商议国事是一个本质特征。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美]孟德卫《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的共同之处。他们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评价不同,但其用意相同,请指出其相同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18世纪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分析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伏尔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途径。他们两人都没有到过中国,你认为哪一个人的观点更贴近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现状?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孟德斯鸠: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人民受到掠夺与奴役;伏尔泰:认为中国是开明君主制国家,是政治与道德的统一,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2)思想相同: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理性;用意相同。以批判或褒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自己的理论服务。
(3)时代背景:18世纪法国处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下;天主教神学思想在法国影响很大;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开展反封建统治和教会特权的斗争;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
(4)来源:传教士、商人、旅行者在中国的见闻传人欧洲;中国经学、史书的译著在欧洲的传播。孟德斯鸠。理由: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伏尔泰。理由:①明清以儒家仁政、德政思想治国。明清时期农耕经济达到顶峰,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明代设置内阁,大学士参与商议军国大事;②清代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