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9:14:30
1、判断题 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
[? ]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判断题 “共和制不过是空招牌,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因此,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似乎已经刻不容缓。”为此,先进的中国人(?)
A.进行维新变法
B.发动武昌起义
C.宣传实业救国
D.掀起新文化运动
3、判断题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4、判断题 陈独秀说:“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材料反映了
A.儒家思想第一次遭到严厉的批判
B.20世纪初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
C.新文化运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D.向西方学习中资产阶级的困惑
5、判断题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并没有阻挡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学习”的步伐,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仅仅进行政治革命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思想革命。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直接目的在于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倡导民主与科学
C.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
D.传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