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9:14:30
1、判断题 有人认为“儒家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一言论在历史上有可能最早出现于
A.明清之交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撰文:“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真理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魃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有关上述资料的说明正确的是(?)
A.该文章可能发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B.冲决封建网罗成为追求理想世界的根本目标
C.毛泽东深受维新派的思想熏陶
D.中国共产党人的救国之路已日渐清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A.民主共和
B.“民主”和“科学”
C.废除君主制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问三者的共同点。A不对,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而非民主共和;B不对,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C不对,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但主张保留君主,实行立宪;D符合,三者或主张君主立宪,或主张民主共和,但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范畴。
点评:注意比较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相同点:1.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2.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发展。3.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为基础。
不同点:1.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是封建顽固势力,第二次是清朝统治,第三次是北洋军阀政府及封建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2.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第二次是资产阶级中下层——革命派,第三次是资产阶级激进派。3.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改良道路。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实现民主共和制的革命道路。第三次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4.作用不同:第一次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经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后,画了一幅漫画(见下图)。你认为该小组所画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应该是
[? ]
A.鸦片战争前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与历史上改良派和革命派相比“新”在?(?)
A.传播达尔文进化论
B.传播了西方民权和平等思想
C.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对封建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这是新文化运动的进步之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