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11-05 19:12: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知之为知之
B.因材施教
C.学而不思则罔
D.有教无类



2、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西汉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A.“德体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
B.“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C.“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D.“人之寿命化天之四时,人之喜怒哀乐之答春夏秋冬之类也”



3、选择题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见于《古文尚书·五子之歌》,这是史书中最早记载民(百姓)是立国之根本的思想。与这一思想不一致的是(     )
A.朱熹“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B.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4、选择题  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有前提的。他认为吃饭穿衣是天理,但要吃好穿好是人欲。对于妇女守节,他为官之时从未大力提倡过,甚至认为特殊情况下妇女改嫁“似不可拘于大义”。这说明朱熹
A.认为天理与人欲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B.认同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主张人欲与天理冲突时,“存天理,灭人欲”
D.承认人们正当欲望,反对笼统地倡导无欲



5、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 )
A.“兼相爱,交相利”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